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节  (第1/2页)
    群臣恨不得敲晕他——偶像盲目崇拜是不对的!!!    离他最近的楚故一脚踩了上去。    燕舞星星眼立刻变成泪眼——阿故你干嘛?    楚故冷哼一声,老神在在。    不过朝中不少人都折服在当年阜远舟会试中的斐然文采下,一时倒没有人跳出来激烈反对,默默看向若有所思的天仪帝。    能制住永宁王的只有他们的亲亲陛下,莫非,天仪帝准备亲自监考?    礼部尚书卫铎汗毛都快竖起来了——万岁爷不是来真的吧?他不想考场变战场啊!!    不过天仪帝道:“宁王身体未好,不便出席,朕倒认为楚卿有能力担当此任,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礼部侍郎付生提出疑问:“楚大人需要维持春试期间的京城治安,不知能否兼任两方重任?”    楚故出列,对上从上而下来的视线,勾唇一笑,“臣相信,臣定不辱使命!”    那语气,洋溢着年轻人的自信和矜持的骄傲。    燕舞和楚故一左一右并肩站在一起,同样绛红官服长袍绶带,同样年少状元一表非凡,犹如幼鹰展翅,即将搏击长空。    阜怀尧忍不住微扬嘴角。    他相信,玉衡皇朝会在这些左膀右臂的支持下,走到一个新的高度。    几位副考官的人选还有争议,于是押后再谈。    “庄若虚。”    “臣在。”兵部尚书庄若虚出列。    “今年的武举考试由你监考。”阜怀尧道。    “臣遵旨。”    “黄宝瑞。”    皇城军都尉黄宝瑞出列,“臣在。”    “你提调三千兵马,即日起协助府尹府维持治安。”    “臣遵旨。”    “卫铎,司马康。”    礼部尚书卫铎和户部尚书司马康出列,“臣在。”    “将所有考生名册统计好,没有住处的统一安排,调度由户部全力配合。”    卫铎和司马康同时躬身,“臣遵旨。”    阜怀尧正想着要不要让连晋早日返回监考武举,总不能让不会武功的刑部尚书商洛程上吧?刑部不管科举,吏部尚书宗正和礼部尚书卫铎也不会武功,甄侦要做主读卷官……其他武职类官员有些不够分量,他身边文官出众者众多,就是武官太少,阜崇临一军的人斩的斩流放的流放,连家军的又远在边疆,其他的也分赴各地。    这么一琢磨,他又想到那天出宫碰上的苏日暮,那样的武功才智,总觉得此人不为朝廷所用委实可惜。    就这么思索了一下,群臣就感觉面前蓝影一闪,还没来得及反应,一个人就冲着龙椅上的天仪帝去了,那身影,鬼魅似的,快得连看都看不清。    “皇兄~~~”扑~~~    被扑的天仪帝扶额。    座下的群臣很淡定。    第二十六章 琅琊    俊美精悍的男子一袭海蓝蜀锦长衣,刺纹的绣饰银线在明光中熠熠闪耀出夺目的泽芒,有着常人无可比拟的容颜气度,只可惜……    “皇兄,你找远舟有事吗?”阜远舟黏在兄长身上,眨巴着眼睛问道,那神态,颇像是孩童在撒娇。    司掌礼法的卫铎很想提醒他一句勿要触犯天子威仪,不过被身边的户部尚书司马康直接用一个鲜果堵住嘴巴——没看皇上都没说什么吗,还和永宁王对着干?找死不需要这么婉转吧~~~    庄若虚望着阜远舟,心下忍不住惊叹——这份功力是因为没有外界太过干扰才更加精进的么……所以,宁王是因疯得福吗?    阜怀尧暗自叹了一口气,熟练地把人从身上撕下来按到旁边略下首的位置,用眼神示意他安分一点,然后对群臣道:“朕想,今年会试和殿试的考题由宁王出,众卿可有异议?”    阜远舟歪歪头。    大臣们面面相觑。    翰林院学士甄侦问:“陛下的意思是,由殿下全权负责吗?”    以往一般都是皇上或者或者翰林院资深翰林出题的,而阜怀尧担任太子那几年也多次主持会试和殿试。    阜怀尧颔首,“宁王的学识,想必在座的都没有任何疑问。”    “这……会不会有些不太稳妥?”礼部尚书卫铎有些担心。    “何处不稳妥?”天仪帝问。    卫铎本来想说永宁王神智不清,不过转念想起之前他提出的太学院议案,怀疑又立刻动摇了。    庄德治再度开口:“臣认为此举可行,殿下之才,不为朝廷效力实在可惜。”    阜远舟化名参加科举那年就是他阅的卷,对他的才能印象极深,曾经的帝师江太傅曾对他说,宁王之力经天纬地,不用,则毁。    现在,天仪帝和他选的都是,用。    有德高望重的右相表了态,原本就不甚坚决反对的众人都纷纷示意陛下此举英明。    不得不说,阜远舟在朝中活动这么多年,让群臣对他的能力很是信任。    即使他疯了。    蓝衣的青年仰起脸看着天仪帝,“皇兄,真的让远舟来出题么?”他可不笨,不会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    “天子金口玉言,还会有假吗?”阜怀尧抚摸着他的长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