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_第59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5章 (第2/2页)



    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祯笑道,“孔明总是如此多礼。”

    诸葛亮认真道,“礼不可废。”

    叔父、兄长都来信提醒他,万不可仗着宸王千岁的偏爱,便忘乎所以,失了分寸。

    其实不用他们提醒,他自己也时常反省,绝不恃宠而骄。

    他必须对得起张神悦的这份偏爱。

    随后两人商量细则,吕布负责给他们添茶倒水。

    最重要的有三条。

    一是创建鱼鳞册。

    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等产业,按照次序排列连接地绘制成图,标明相应的名称。

    并详细记载每项产业的编号、类别、业主、亩数、四至(地籍上每宗地四邻的名称)等信息。

    这是南宋时首创的,因图形排列状若鱼鳞而得名,明朝时得到完善,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张祯提前拿来用一用。

    有了这册子,就能防止产去税存,或有产无税,使得朝廷收税有据可依,是种制度性的保障。

    而对于张祯来说,最重要的是以此杜绝世族隐瞒田产。

    二是重整户籍。

    户籍制度始于周朝,秦汉时期初具规模,但一遇战争灾祸,就会变得混乱不实。

    也就是说,张祯穿越后忙这忙那,却连汉室有多少人口都不确定,只能估计出个大概的数字。

    因此这回效仿明朝,引入黄册制度。

    每家发一个户贴,按格式填写人口数量、各自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

    以及这一家所拥有的田地数量、坐落地点、房屋类型等等,与鱼鳞册相互印证。

    这户贴一式两份,一份由百姓自己保管,一份交到县衙留存,都加盖公章。

    再由各县汇总到各郡、各州,逐级上报,直至朝廷。

    这也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世族隐户。

    鱼鳞册、黄册,都是五年核查一次。

    由当地官府具体负责,朝廷派人监督。

    三是对于隐户、隐田的处置。

    隐户升为平民,上黄册、分田地。

    分的田地就来自于隐田,余下的同样分给流民。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女子也能授田,只是没有男子授得多。

    张祯也没有贸然提到相同的数额,她得先看看有多少女子,多少田地,才知道够不够分。

    若不够分,就缓两年再给女子提量。

    相应的世族补缴十年的人头税、田地税,不管他们占据这些隐户、隐田的时间超过十年,或者是不足十年,都统一按十年来算。

    若有异议,可到官府申诉。

    第479章 加女子税赋算什么本事,减免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