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节  (第1/2页)
    安老头很固执,不肯妥协,但大家你一嘴我一句的劝,村长好话歹话说尽,说的口干舌燥,最终说服了他。    不分家,就等着兄弟离心,反目成仇。    做父母的,说什么都不愿意看到那一幕。    “那,那就分家吧。”    还请村长和几个德高望厚的长辈当见证,安家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三间屋子,一人一间,一间归两老。    小菜园地一分为二,八只鸡也分成两半,一家四只,其他小东西都分成三份。    这还算公道,大家也没什么好说道的。    村长作为一村之长,想的更多,他拿起大前门香烟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你们两老跟谁?养老问题怎么解决?”    作者有话要说:  这些方子都是网上找到的,我没有亲手实验过,不知道真假。总算是能分家单独过啦,好看吗?感谢在20200316 10:21:22~20200317 11:34:3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湛蓝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章 做肥皂    安老头也不跟妻子商量,不假思索的作出决定。    “我们跟老二生活,百年后,住的屋子就归老二,至于养老,老大每年给五百斤大米,生病的话医药费兄弟俩平摊。”    他心中有怨气,有意偏着二儿子。    安学军夫妻俩相视一眼,喜形于色,这么多大米老二也吃不完,最后还不是进了他们的肚子里?    而且吧,两老年纪不大,身体硬朗,还能帮着操持家务,照顾孩子。    村长微微皱眉,觉得有些不合适,“五百斤是不是太多了?”    就算是分家,也得一碗水端平。    按照村里的规矩,养老是不给钱,只给大米,但通常只在二百斤左右。    安老头狠狠瞪了大儿子一眼,觉得这个儿子是白养了。    “多什么多?我们养他一场,还不值这些米吗?”    这话就难听了,村里的老人也有偏心的,但都不会做的太过。    太过了,后患无穷。    “这……”村长也很为难,说到底,这是安家的家务事。    安老头这么做,何尝不是用这种办法,让安学民妥协低头,一大家子像以前那样生活,他就是不想分家。    安学民不是不明白父亲的苦心,但还是觉得分家好。    小五的秘密不能暴露。    ”我没有意见。”    安老头气的直瞪眼,打定主意要让大儿子吃点苦头。    没有父母兄弟扶持,他一个大男人带着五个孩子,这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总有他后悔的时候!    “至于家里借的外债,全是老大借的,由老大负责还,总共是三百五十块。”    这个更没有意见了,“好。”    安老头心气不顺,“还有,逢年过节的节礼也得送。”    “好,按规矩来。”    别家送什么,他也送什么,没有什么可挑的。    最后,写了分家协议,都在上面签了字,村长和几个见证人也签了字。    村长带着安家人去镇派出所将户口分开,将安学民一家六口人迁出来。    安学民拿到新的户口本,心情非常复杂,有些沉重,更多的是释然。    安玉桃闻讯赶到时,安家人正好从派出所走出来。    “爸妈,大哥二哥,你们真的分家了?”    太忽然了,到底是怎么想的?    安老头心情很不好,不想搭理她,安老太轻轻叹气,无声点了点头。    安玉桃默了默,算了,她只是外嫁女,娘家的事她管不了。    “既然来了镇上,去我家里吃顿便饭吧。”    陈香最积极了,热情的挽上安玉桃的胳膊,“好的呀,我还没有见过小姑家的新房子,对了,小姑,你也将康乐弄进镇小学吧,我和你哥会感激你一辈子的。”    她如今神清气爽,扔掉了一个大包袱,又有公婆的补贴,只有儿子的学业让她操心了。    虽说读书无用,但她还是希望儿子考个大学,光宗耀祖。    最不济也能跳出小渔村,当个老师医生什么的。    当渔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