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母仪天下_第139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9页 (第2/2页)

,但是在胤禛看来,却是妥协太多,甚至到了放纵的地步。

    胤禛原本去过的地方比较少,塞外嘛,没什么好说的,主要见到的就是那些蒙古贵族,对于底层那些牧民的情况他并不了解,巡视畿甸都是在京城附近,因为几乎年年都有皇子巡视,而且还经常是不同的皇子,所以大家做事还是有顾忌的。但是之前前往曲阜祭祀,山东那里已经算得上是江南了,胤禛一路上见识过的事情也比较多,哪怕如今还算是盛世,但是民间也多有不平之事,官员贪腐严重,上下勾结,触目惊心。

    胤禛回来的时候,将自个的所见所闻写在了折子上,但是最终折子却被留中不发,康熙压根没有解释的意思,这让胤禛有些失望。

    当然,康熙其实想法也很简单,胤禛还是少年人,少年人嘛,总是比较理想化的,眼睛里揉不下沙子。康熙自个刚刚登基的时候,也是觉得自己是皇帝,其他人就该理所当然听自己的,但是呢,他很快就发现,他这个皇帝压根没有话语权,外面的事情要听辅政大臣的,宫里的事情,要听太皇太后的,啥事都做不了主。

    康熙一开始的时候,连身边伺候的人都做不了主,到了后来,铲除鳌拜,靠的也就是身边一帮太监和哈哈珠子,为了得到下面大臣的支持,那时候真算得上是卖身了,后宫里的妃嫔,多半都是满洲大姓,靠着这些手段,他才算是一步步掌握了权力。因此,到了如今,康熙的统治早就稳固了,他的统治心得其实也简单,一个是平衡,还有一个就是用人用忠心的,而不是能干的。

    曾经的他,能因为和硕额附明尚赌博,涉及的钱财也就千把两左右,就将人给砍了,如今的他呢,下面就算是贪污受贿个几万几十万银子,只要够忠心,也知道分寸,不会闹出什么大事影响了他这个皇帝的名声,那么,康熙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康熙就觉得,胤禛年轻气盛,许多事情,压根不能看对错,得看立场,得看利益,这些道理,总要等到胤禛自个撞得头破血流才能明白,康熙这个做阿玛的,就让他自个去体会了。

    康熙根本没想到,他让胤禛自个去体会,胤禛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事情,他就宁愿用自己的手段去做了!

    所以,在猜到就算是晒盐的方子送上去之后,最终很大可能性也就是束之高阁之后,胤禛直接自个留了下来。

    而舒云呢,却是将肥皂的方子直接卖出去了,按照后世人家搞什么省市地区分销商的手段卖的,很容易就得到了一大笔钱,这个方子要是是个普通人拿出来的,自然也就被人巧取豪夺了,但是既然是皇子府里头的人拿出来的,谁敢做什么手脚,自然是老老实实按照舒云的规矩,将方子买了下来,好在这是一次性买断的,之后就不用再付钱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