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0节 (第2/2页)
得~鸣金收兵啦! 东西多,再去哪也不方便了,扛着块大木板子走回村更不现实。 冯玉珍买了包子回来,祖孙俩找了条回去的必经之路靠边坐着边等边吃。 上河村来镇上送粮送菜的马车不少,下午一般都会回村,等一等着肯定能搭到车,不过时间长短而已,反正都出来了,没啥急事,也不差等这一会儿了。 下午有些起风,冯玉珍吃完便调整着姿势给三宝挡着,生怕她被风戗着。 宁七坐在布袋子上,吃了一个包子就说吃不下了,剩下的包子装进袋子里。 她想拿回去给三个兄弟吃,甭管啥馅的,他们仨都好久没吃白面包子了! 冯玉珍懂孩子的一份心,既感动,情绪上还有些复杂,摸了摸小人儿的头,想着她今天跟人谈换东西时的小模样儿,不禁轻笑出声。 “奶,你笑啥啊。” 宁七抬起眼,有些疑惑。 “奶还以为,你在布店倒出那些票是为了气售货员,气她鼻孔冲天,对咱态度不好……但奶现在才明白,你真正的用意在哪……” 冯玉珍唏嘘道,“三宝啊,你有些事比奶想的周全,这是不就老话讲的有那啥生意头脑啊。” “奶,我这才哪到哪啊!” 不敢当! 不过她在布店柜台上那么招摇的倒出票证的确是有寓意的! 物资匮乏,谁不缺票?! 她先前想进城还琢磨票的事儿呢。 不管你多有钱,有些东西没票真的就买不到,也算年代特色吧。 乔公子豪气啊,一下子又给了她太多! 一厚摞子! 她们过几天去京州城里,就算敞开怀买,撑死也就用个十张二十张的,根本用不完! 若是按照老思维把票留着,以防个万一,最后只会让这些东西变成古董。 为啥? 开放后经济发展岂止迅猛,用不了多久,这些票证就会一批批的作废! 今天还小心积攒的宝贝,明天就只剩回忆了! 市场供需充足了,还要这些票干嘛呢。 她个先知,不就‘先’在这块儿嘛! 常识性的错误不能犯! 基于此,宁七才想着用多余的,换一换东西,也算让它物尽其用! 像丽娜和秀芬,以及那个要给孩子买琴的男人,多好啊,大家都开心了,社会都稳定和谐了! 冯玉珍并不明白小人儿的想法,琢磨了一阵,还觉得这是一条来钱道,“三宝啊,咱还有一多半票呢,明天奶还领你去布店门口啊。” 蹲着呗! “那哪成啊!” 宁七失笑,没好意思说这事儿就只能干一次! 再多露两回脸,势必引起注意! 这年月大家的思维还不开放,市场看管的极其严格,一切都要符合规矩! 要是暗中观察上她了,回头肯定得给她带走询问,一但给她扣上顶扰乱市场秩序的帽子,指望谁捞她? 为这点事儿,也不值当啊! “奶,剩下的这些咱都要用的,不能再换了。” “这倒是。” 冯玉珍打消了这个念头,“宝啊,那你说,这些个钢笔啊,香皂啊,香皂盒啊,咱是要拿回村里卖吗,要定多少钱啊,乡里乡亲的……” “不在村里卖。” 趁着没事儿,宁七就不急不慌的把这些都交代了,“奶,咱这些东西回头别在村里说,您就记着,做好假领子在村里宣传宣传卖卖就成,至于这些袜子,香皂,钢笔,我统一拿到京洲城里去处理,您不用跟着操心……” 人多嘴杂啊! 她不像是外地人,偶尔在村里折腾一圈卖点什么商品没人会说三道四。 想说回头也逮不到影儿! 老马家是上河村坐地户,什么情况村里人都一清二楚,冯玉珍要是扯些布料做做衣服还有些群众基础,大家也不会多合计! 但要是突然卖上啥小商品了! 性质就变了! 乌七杂八的,保不齐就会有眼红的人在背后搅合,你家这东西哪来的?进货渠道是哪?谁给你的?解释不清,一堆麻烦事儿! 再者,都一个村儿住着,大家伙都很熟,有敞亮的,就有那死磨硬泡好占便宜的! 小商品说贵不贵说便宜不便宜的,嘴一张一合,价位一但给的不一样,且等着落人话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