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1章 灯笼 (第2/2页)
得太多,连天都不帮他们。 苏八郎道:“就别再折腾灯笼了,好好过日子吧!” 唐氏问:“你不准备读书了?” “家里没人耕作,我还读什么书,总不能饿死。” “不行,你必须读书!你不读书,我们三房就全毁了。” 苏八郎轻叹了一声,“不读了,我还是侍弄庄嫁罢。” 苏老秀才道:“你敢不读书,就不是我苏富贵的孙儿,你必须读书,要种地,让你爹和你二哥、四哥去。唐氏,你以前不是供娘家侄儿读书,就不能叫你娘家兄弟来帮忙干几日农活。” 他迷糊了,已经忘记唐氏和娘家闹翻的事。 唐氏已经没娘家可回了。 四郎吐了口气,“让八弟读书吧,大不了我辛苦些,二哥不能考功名,爹也不成,如果我们还不振作,就真成笑话了,好歹父子几个把八弟供出来。” 唐氏道:“明儿,我跟着四郎下地,八郎必须读书。” 黄灯笼的故事在继续,一个月的时间就漫延到了整个林西镇,随后林东镇那边也有人学了去,挂了灯笼的人家,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二两到五两不等的赠银。 * 燕大公子已经能坐起了,听楼七禀报了外头“黄灯笼”的事。 他神色淡淡,“是她让你们去干的?” 明月院的人是收集情报,什么时候还帮人送银子,送完了银子还得报账,哪家送了多少。 楼七道:“月主说,这是抵诊资的一种法子。” “银子谁付的?” 二至五两银子,虽不多,可经不住积少成多。 “月主给的,她说她最多的就是银子,赚的太多,没处花,不如散出去,还说这附近的穷人多。” 他哭笑不得,她还有这嗜好。 银子多就散出去给穷人。 “寒衣知道了?” “寒衣压根不知道最近外头闹黄灯笼的事正闹得厉害,现在都已经传到百里县了,属下担心,这需要送银的地方太多,到时候我们的人手不够用。” 寒衣连冷月峰都走不出去,就第一次被他带走,她闹头痛,之后就不愿再尝试。 燕大公子怒喝道:“是谁接的这生意?” 散银子不说,要免费指使他的人,这干活不领工钱,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楼七瞄了一眼,“伍先生……” “他连这种生意也接?” 一个幕僚、智囊,什么时候还帮主子接生意了。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真当他不回去,就学会自作主张了。 “伍先生说这种做好事、善事的生意他最乐意做,反正花的又不是我们的银子。” 燕大公子大声怒吼,“那是未来少夫人的银子,也是我的钱!怎么就不是我们的钱。” 你说是就是,人家月主瞧不得上你还一回事呢。 楼七道:“先是靠山庄,后来周围的挂黄灯笼的人家越来越多,没钱瞧病买药的、没钱送孩子上学的,没钱办嫁妆、没钱备聘礼的、没钱吃饭的,她全让给。办嫁妆、聘礼全是五两,其他都给二两银子。 不过家境好过的,挂了也不理,或是太过懒散致贫的,也不能送,只送勤劳、善良真有困难的。这些日子一下来,伍先生拿到的名单簿子怕是比县令大人都还要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