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节 (第1/2页)
他只能半抬腿半跛脚地往前“走”了一步。 别别扭扭的,半拖半拉地,甚至连腿部都有些外旋。 顾怀予回头看了眼纪施薇,却看到不知道是谁在此时恰巧给她来了个电话,她并未看自己。 他忍不住案子松了口气。 纪施薇在窗边站定,直到她用余光看到他在平衡杆面前站立,这才借着电话的由头出去。 假肢的装上并非就是一切恢复成常态的开始,它的安装标志了一个更加艰难、艰苦,但是终究有希望的起点。 这一条路并不好走,只是如果不走这一条路,那后面的生活将会更加困苦。 顾怀予的复健时间倒并不长,应该是第一次穿上临时假肢的缘故,康复师只让顾怀予练习了平衡和步态,就帮助顾怀予脱下了假肢,和部分的设备一起打包好准备待会一起送至他的家中。 这样一来,他后面就可以居家复健,倒是减少了两边奔波的时间。 纪施薇进去的时候,顾怀予已经收拾完毕,坐在轮椅上看着窗外。 他的脸上还有些微红,应当是刚刚复健的缘故。 两名复健师已经去收拾仪器的转运。 四下无人之际,纪施薇走到顾怀予的身边,从他的身后抱住他。 他的手抚上她的手臂。 方才的复健应该是磨人的,就怀予就连的气息都还有些不稳,他一步步深呼吸着,像是在调节自己的呼吸节奏。 “薇薇,我想要为这一些人做些什么。” 片刻之后,顾怀予疲惫地开口道。 他的话前后并没有逻辑,纪施薇不大能听出他的意思。 她疑惑道:“什么样的人?” 顾怀予望着远方,从这过去,是苏市的主城区,悠悠姑苏,掩埋了多少过往的尘埃。 他缓缓道:“和我一样的人。” “曾经的我无法理解他们,甚至无法与他们感同身受。” 全中国有8500万的残疾人,其中肢体残疾的更是占到了2412万人,他是那2412万人之中的一员,却也已经是2412万人之中最幸运的那一类人。 顾氏集团在成立之初就有自己专门的助残扶残部门,这是江南的世家从古至今就有的传统,也是家族之中惯例。 只是在更早之前,他虽然继承了这一特殊的公益形式,却只是把这一块内容当作是公司业务或者是公司形象之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他们的感受。” 哪怕在医院之时,他还是觉得是命运的不堪。 但是来到了假肢公司,看到了那么多和他类似病情的年轻人,他才完全对这一特殊人群的庞大性有了体会。 光是最基础的助行器就有一整面的墙,足以可见人数之多, 何况,顾怀予是个商人,他知道商人做企业之中骨子里的劣根性。 如果没有一定基数的人群,他们是绝对不会投入这么大的资金去研究假肢和其他助行器的。 此刻,当他更换一种身份站在此处时,他才明白之前那些或许只是随意批下、或许只是沿用惯例的文件之后,是多少人所期待却不能拥有之物。 “你想要做什么?”纪施薇问道。 苏市的公共保障系统还是比较完备的,即使是老城区的无障碍的设施也比较齐全。 但那只是苏市。 “我想去那些医疗落后的区域,开设特殊学校。” 社会的根基在于孩子,没有他,那些特殊的孩子也依旧在社会生存。 他们会在成年后出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如同工蚁一样的暗自劳动,却只是为了生存。 而旁边的人看到,也只会最多感慨一声命运, “他们应该获得同样的尊重。” 不是因为身份、不是因为是否有钱财, 而是因为那些坚如磐石般顽强的生命。 第29章 第29章 这并不算是个宏大的愿望。 他也并非是第一个有这样想法的人。 同样的事情,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有老一辈的企业家去进行过。 甚至直到现在,有些集团企业底下的子公司会定向招募残疾人。 曾经的他未曾理解,直到自己亲身经历,方知其中之含义。 也终于有些明白,企业家和普通总裁的区别。 那些父母辈家长的教诲,终于到这个时候才得以正中眉心。 为国,为民,为家。 时间总是过得匆匆,在假肢公司的康复时间加上参观的时间,等他们离开假肢公司的时候,时间都已经到了傍晚五点左右。 这个时间点,无论去哪里都是拥堵。 苏市的晚高峰和其他发达型的经济城市一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