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2节 (第1/2页)
老饕餮们眉开眼笑, 想挑刺儿的也不吭声了, 而且他们吃完一份还要再试另一份,不知不觉…… 就吃撑了。 其实闻讯赶来的村民不住地和他们打招呼: “啊辉仔,得不得嘅?” “好得啊!快滴嚟食!最好叫住嫲嬷来食白粥!哩白粥唔知几靓!” “明叔,咩好食,推介吓喇!” “炸蛋散一流!哩个肠粉咧我就觉得豉油好靓!来啦来啦都试下喇,喇差嘅!” “平平啊,抵不抵嘅?” “姑姐啊快嚟,好好味嘅,个烧骨粥好靓!我自己都煲过,唔佢哋煲得咁靓!” …… 霎时间,村民们蜂涌而至。 关春玲的生意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也幸好大家全都跟着关春玲做过生意,很有默契。 当下,年轻人喊档、收银、传菜; 关春玲等人操作, 许培桢带着姜书远帮着收拾残局、摆放桌椅…… 大家配合得特别好。 不过,突然有个穿黄底花衣的中年妇女走了过来,皱着眉头问关春玲,“哎,谁允许你们在这里摆摊的?” “摆摊要交摊位费的!你交了吗?你没交!既然你没交、你怎么敢在这里摆摊啊?” “还有!把这里搞脏了的话,还要交卫生费的哦!” 关春玲抬头看了看这女人,又看了看女人手指的地方,和气地说道:“靓姐,我们来这里做点小本生意呢,一来是想挣点钱,二来呢也是想益街坊。” “我们在这里摆摊……这里应该还不是村里的地盘吧?牌坊不是在那里吗?” “还有卫生,卫生我们自己做收拾,不信你看,我们是不是做得很好?” 黄衣妇女顺着关春玲的指点打量了一番,确实发现关春玲的摊子支在村口的牌坊外、而且在这儿喝茶吃点心的食客虽多,但桌椅、包括桌子底下,地面……全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黄衣妇女的面色垮了下来。 她正准备说什么—— 一个正坐在摊子前吃肠粉的老伯伯叫住了她,“阿凤!算啦,依家过年啊边度都不开档嘅!我哋滴老人家好难得煮食嘅!依家有人係度出档,价格不贵、味道又几好,促可以睇住佢煮嘢食,好干净嘅!” “好心你俾人一条生路啦!亦都俾我哋哩滴老野一条生路……” “你过年都要住攒钱!人哋都唔係我哋入边出档!你真係离晒谱!” 旁边好几个老人都帮着说话。 黄衣妇女悻悻的, 这时,一个半大的胖小孩子儿跑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个大钵子,递给她,“妈子,嬷嬷听人哋话有人出档卖菜干粥,叫你买三碗返去食喔!仲要六只叉烧包!” 刚才那个老伯伯开了口,“呐,阿凤啊,你家婆就识货啦,今天哩个菜干粥真是好靓……” 其他几个婆婆也说,“阿凤,俾你家婆打包一份炸蛋散,仲靓嘅!” 最终,这个黄衣妇女也期期艾艾地过来找关春玲买了不少吃的。 关春玲今天第一天来这儿做生意,不太清楚这里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带的食材并不多,从上午十点起,买到下午两点左右,所有东西全卖完了。 关春玲准备收档。 几个闻讯赶来、但来迟一步的阿婶们十分懊悔,“靓女,没了白粥了吗?” “今天没有啦!卖完了!”关春玲笑着说道。 婶婶们很失望,又问关春玲明天还来不来。 关春玲说道:“我明天不想来了。” “啊?为什么啊?”婶婶们很惊讶。 关春玲道:“我今天摆摊的时候,还有人要来找我收摊位管理费和卫生费……” 婶婶们想了想,问她,“是不是穿黄色大红花衣服的那个?” 关春玲点头。 婶婶们急忙说道:“哎你不用管她的!” “她那个人就是这样的,最扫兴!人家小年轻结婚穿西装,她就说新郎穿黑色西装像出殡!人家家里生了小孩子摆满月酒,她问这小孩子怎么是四月初四生的,不吉利!人家家里的老人做寿,她听说人家八十多了,就说我家老人七十多就死了你怎么八十了还活着……” “她呀,就仗着她男人是村里的会计,才这么嘴巴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