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5节 (第1/2页)
关春玲道:“是你的房子你的资产,你要讨回来,这是天经地义的,我也肯定和你站在一边儿。” “可我也要说一句,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你必须先调查清楚……” “别到时候……万一六婶是被人误导了,告诉我们错误的消息儿,我们偏听偏信最后成了主动挑事儿的就不好了。” 许培桢一凛,郑重点头。 六奶奶实在是个能干人。 关春玲和许培桢就在屋里小小声商议了那么一小会儿,外头已经响起了六奶奶剁肉泥的声音,密集而又快速。 等到夫妻俩商议好今天下午和明天的行程以后,六奶奶已经擀好了面,还耐心地引导着两个月月和她一起包起了饺子。 关月旖会包饺子。 她手也算巧,一个饺子皮包上馅儿,掐几下就能成型,饺子还包得挺漂亮。 这可是她从妈妈那儿学来的。 但,六奶奶是太会了! 她好像根本不用包,直接拿着筷子从馅料盆里挑出一块肉馅…… 那块肉馅一落到饺子皮上, 然后就自动合上,一个漂亮的饺子就成了型! 关月旖和妹妹目瞪口呆在盯着六奶奶…… 可一连看着六奶奶包了十来个,愣是没看出来她是怎么包的。 好像馅料一到饺子皮上,六奶奶就直接将之放在扁平筛上,饱满白胖的饺子自动成型,然后在筛子里排起了整齐的队列。 这过程不超过一秒。 关月旖只来得及包了十来个饺子…… 然后,六奶奶一个人就全包完了。 她甚至还调好了两个味碟,一个是酱油醋的,一个是蒜蓉辣椒酱。 一家五口人吃上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 白菜淡甜、猪肉鲜美,面皮有嚼性儿; 空口吃就已经很好吃了,要是再蘸上酱,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许培桢尤其爱吃。 他毕竟是北京人,六奶奶的手艺对他来说,就是童年的回忆。 女人们的饭量都不大,吃上十来个就饱了。 剩下的饺子,他一个人敞开肚皮吃……吃了五十多个,还剩下十来个,吃不下了。 六奶奶连忙说道:“吃不完的就放在外头窗台上!今儿不是下雪了么?放外头一会儿就冻上了,明天一早啊放油锅里一煎,正好就是早饭!再用大米小米苞米红豆绿豆熬个粥,咱一家子又能吃顿好的!” 关春玲含笑点头。 许培桢吃完饺子准备出门。 小月月拿出先前买冰糖葫芦,非要分他一根。 许培桢受宠若惊。 因为这是小月月对他为数不多的示好。 他高高兴兴地拿着冰糖葫芦出了门。 许培桢出门以后,祖孙几个就去了隔壁孩子们的屋里,开了电热毯,坐在炕床上聊天。 六奶奶把北京这边儿的婚俗习惯一一说给关春玲听; 然后又把许家的亲戚情况也说了…… 最后还把北京城哪儿繁华、哪儿市集多也一一说了。 关月旖抓紧时间又问了六奶奶一嘴儿,说许家在湘省有没有亲戚。 六奶奶细想了很久,很坚决地摇头,“真没有!我嫁进许家二十多年,真没听过还有亲戚去了湖南的,没有没有。” 关春玲又邀请六奶奶留下来过年,“只要您不嫌弃我们这儿条件不好就行。” 六奶奶一听,就忍不住哭了,“我哪儿还有资格嫌弃啊!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是被人嫌弃的!春玲儿啊,你和培桢愿意收留我,我、我真是不知道要怎么谢你们!” 关月旖赶紧转移话题,“六奶奶您会剪窗花吗?昨天我买了点红纸回来,想剪点儿福字、或者红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