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9节 (第2/2页)
面。 她拿着文件回到了实验室,抽空把张建新喊到了一旁,把刚才的事儿说了,又道:“上回那个匿名举报你爸的,我们不确定是不是刘蔚伟。” “但这回他吃了个这么大的瘪,难保不会迁怒于你……” “一会儿你去你爸打个电话,让他这几天注意一点儿。如果上回真是刘蔚伟匿名举报的话,搞不好这几天他会去实名举报。” 张建新点了点头。 第144章 现场吃瓜最香了(下)…… 姜书远在上班时间段时,接到了儿子打过来的电话。 他又惊又喜。 喜的是,这还是儿子头一回打电话给他; 惊的是,儿子又在电话里再次提醒他,关于匿名举报、实名举报的问题。 放下电话,姜书远坐不住了。 他思前想后,先是打了几个电话出去,然后抓紧时间将手里的活计干完,又打了个电话去办了请假。 午休时分,他骑着自行车去了纪委的信|访办。 姜书远调来广州三年,一心扑在工作上,并没有积极经营人脉。 但这不代表他没有人脉。 毕竟老头儿还活着,而且身体倍儿棒、精神十足。 刚才姜书远就打电话给老头儿当年的下属,人如今是郑科长。 郑科长邀约姜书远过去吃午饭。 当然了,二人在单位食堂,吃的是五角钱一份的一荤一素一饭一汤。 “书远!好久不见……怎么样,最近还好吗?” “我挺好的,郑哥你呢?” “我也挺好的!对了,姜首长最近怎么样?” “还不错,他有点儿牙口上的毛病,但问题不大。” “那就好那就好,对了首长会来广州转一转吗?” “会,预计七月会来一趟。” “是为了庆祝小新的本科毕业吗?” “对。” 双方寒暄片刻,姜书远主动提起了之前的那份匿名举报信。 郑科长笑道:“你这也太小心了……” “没事儿!你自己干的工作,你心里没个数吗?” “我上回告诉你那样儿,也只是给你提个醒儿,让你知道,有人盯着你……” “你不用这么紧张。”郑科长安抚姜书远。 姜书远一五一十地把儿子的担忧说了,又道:“我自己有做没做亏心事儿我当然心里门儿清!主要是孩子担心这个,我才过来再跟你唠唠。” 郑科长一听,笑了,“哟,孩子这是想通了啊?” ——农历新年的时候,姜宽拘着张建新在北京多呆了一星期,天天带着他出门走动,认亲识友。但那会儿张建新带着情绪,像个小炮仗似的! 郑科长比姜书远还大两岁。他是北京人,一毕业就当上了姜宽的秘书,为结婚不得不办了调动,可工作干得不顺心,又给姜宽写信想调回来。 于是姜宽又把他弄回来了。 一直到姜宽退休,郑科长才来了广州的。 满打满算,郑科长陪伴姜宽的时间差不多也快二十年了。 所以他对姜宽感情极深,可能还超过了姜书远对姜宽的那点儿淡薄的父子情,当然很清楚姜家的事儿。 姜书远笑道:“孩子主要是面冷心热……” 郑科长也笑,“理解!” “孩子吃了十来年的苦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搁谁身上不生气啊。” “闹闹小矛盾没问题……能想通就好!” “要我说啊,小新那孩子是真的争气啊,从小在那样儿的环境长大,学习成绩还能那么好。” “依我看,还是姜首长的血脉遗传到位!” 二人都笑了。 主要是郑科长在忆往昔,说起当年他在姜宽手下干活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各种解决办法和各种小笑话…… 一直聊到下午上班,姜书远才说要回去。 郑科长拉着他去单位,“说了一中午口都干了,走,上我那儿喝杯茶水润润嗓子去。” 就这样,二人又去了郑科长的办公室。 郑科长动手沏好了两杯茶水, 姜书远刚啜了一口热茶, 就有人过来敲门,“郑科,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