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6节 (第1/2页)
有时许培桢会把小奶包们给逗弄哭,嚎哭的声音特别大,谁也哄不好。 要么就是关春玲骂人,要么就是关月旖出声哄一哄弟弟,小奶包们才能渐渐安静下来。 就这样,九月底,关春玲终于带着孩子们出了院,回到了小别墅。 这时,许培桢的办公室已经建了起来。 这是一幢五层小楼。 一楼是前台,以及一大二小的三间会议室; 二楼三楼都是实验室; 四楼是办公区; 五楼是员工宿舍,宿舍的楼梯是单独开后门走的。 许培桢的公司就叫许氏集团,目前专攻药妆研发。 他当初从北京带来了一整个团队,几乎有六七十人! 如今三年过去,他已经按照约定为合资公司做成了一个项目,可以功成身退了。 但当初他带来的那批人,大家也都有自己的打算。 少数人出国,去了合资公司的海外母公司就职; 少数人辞职回到了国家科研机构; 少数人跳槽去了其他药企、药妆公司当顶梁柱; 少数人选择和许培桢一样自立门户; 当然了,大多数人都选择继续呆在合资公司。 所以,愿意跟着许培桢从原来的公司一块儿过来的,也只有三四个工程师。 他们以前就是许培桢的学生,后来成为许培桢的副手; 许培桢创办公司后,给了他们少许原始股, 他们便义无反顾地跟着许培桢一块儿出来创业了。 药妆公司想要运行,都是要先申请立项、申请专利,然后是研究、实验、临床期,拿到药准字后才能安排大批量的生产。 所以,前期是个特别漫长的过程。 许培桢为了锁住他的开国功臣们,特意预支了两年的工资给他的年轻工程师们,连着他们前几年在合资公司挣到的钱…… 许培桢建议他们也去珠江新城那儿的楼盘买了房子。 用许培桢的话来说:“只要这房子一买下来啊,他们就都成了穷光蛋!两年之前不会想着辞职,两年以后他们也不敢辞职,因为还得攒钱装修房子买家具……第四年的时候我们公司的研发成果应该也差不多了,到时候他们就有了提成、绩效工资和奖金……” 当然了,光靠着许培桢和他的几个副手,当然人手不够。 于是许培桢又去了药科大学,通过校招,约来几个应届毕业生过来面试。 这天一大早,在学校实验室忙了个通宵的关月旖准备回家休息。 她步行到学校门口的公交车站时,遇到了几位穿得特别正式的同学,看起来像是要去面试的样子。 大家相互打招呼。 关月旖一问—— 果然,他们都是去面试的。 都是年轻人嘛,大家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 “这家许氏集团看起来好像距离我们学校并不远……公交车才三个站,十几分钟就到了!可我们怎么从来也没听过?不会是骗子公司吧?” “通过校招来的,肯定不会骗人,学校会帮我们把关的!” “其实我觉得距离学校近也是挺好的。我在这儿读了四年书,还喜欢这附近的,说不定啊我还能考个在职研究生呢!” “就不知道薪水多少,包不包吃住。上回张波他们面试到一家给一千七的,欢天喜地去了。结果去了以后才知道,一千七不包吃住!而且那地儿特别偏,食宿问题根本没办法解决。他们去了几天就不干了……可这么一来啊,这不是挺耽误时间的吗?” “许氏集团在上周村,上周村距离学校很近的,就算不包食宿我也觉得没问题。我甚至希望不包食宿呢!我特别不喜欢那种住在楼上、上班在楼下的工作,感觉很没有边界感。” 关月旖听明白了。 这些同学都是去阿大那儿面试的。 她也没吭声。 大伙儿一块儿上了公交车, 到了上周村以后,又一块儿下了公交车, 然后又一块儿过马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