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2章 (第1/2页)
唐咸安忙打了圆场,笑道:“赵夫人,其实唐某在推荐润玉时,曾对皇上提及润玉智娶凝香之事。” 赵润玉多机灵,笑道:“女儿随皇上入京时也说过我们的事,想必是皇上又和皇后娘娘说起过。” 赵母扫了一眼低头不语的凝香,冷冷道:“你们随皇上入京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如今皇后娘娘才想起凝香来?” 赵润玉有些语塞,讪笑道:“皇上忙于国家大事,女儿的事也就当个故事听听,哪会放在心上?想必是今儿召见了女儿,又想了起来,回宫又对皇后说了,这才有了懿旨。” 赵母怎会不知这是胡编,可也不好反驳,气哼哼吃了几口饭,拉着凝香,回了自己的屋子。 赵润玉长叹一声,有些难过。唐咸安宽慰笑道:“徒儿莫忧。为师担保,明儿凝香姑娘回来,你二人的事便是板上钉钉,再不会有变数了。” 赵润玉苦笑道:“不怕师父笑话,徒儿原对凝香只有欣赏之情,也没别样心思。只是在平县,我与她相濡以沫,白日里她变卖首饰供我度日,夜间灯下又替我缝补衣物,闲来间我二人弹琴对弈、吟诗作对,好不惬意。徒儿也常想,到底要和什么人相伴一生?直到平县百姓夸赞我二人恩爱异常时,我才恍惚觉出了自己的心意。徒儿什么都不在乎,只求个一心知己人。离家前我表明了心意,想着凝香若是嫌恶,正好几年不见她也能安心嫁人。可没曾想,凝香倒是与徒儿一般心思,却是母亲,竟急着给她说亲。就算有皇上和娘娘的支持,世人也会指责非议,就连我娘都不会接受的。” 唐咸安拍拍她的肩,目光悠长,说道:“润玉,你还没瞧出吗?圣上是个胸怀大魄力的千古明主啊,她不光是要建立个文治武功的太平盛世,更要移风易俗,打破这世间男女不平。”他见徒儿精神一振,欣慰笑了,侃侃而谈道:“初时科举只有一名女童参与,世人皆以为那是钻了‘不拘一格选人才’这句圣谕的空子,故而不以为然。当时那雪明锐固然是神童,但不到金钗之年,况且端朝刚立,正是紧迫用人之际,选个幼稚女童就算再有才华也无处可用。你看那慕中原和田汉光都是外放受到重用。那么多参考士子就另选不出个探花?皇上就是要用这探花之名引起轰动,以便放开女子参考从政之路。果然,第二次恩科来了不少才华出众的女子,那些迂腐固守所谓礼教的士族便觉出不妙,联名请愿想要扼杀这在他们看来是大逆不道的行径。皇上是如何做的?根本没有理会,巧妙将矛头指向贪腐。惊天大案牵连甚广,处置得毫不留情。那些个豪门富户、士族乡绅所积累的田地金银哪个得来的干净?他们能不心惊惶恐?在保全身家性命和让女子参考间,他们自然会选前者。这一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