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九章 黔首出城(一) (第2/2页)
的魏军以可乘之机。” 尊老爱幼,可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一旦老人小孩撒气泼来,比一般的成年人还要不好对付。 蒙恬在心里道,但愿自己只是多此一举。 段旻出城谈判的时候,带来的四个随从,千方百计想要脱离秦军的监视。如果不是蛮强的锐士暗中监视,只怕他们早已潜入了存放粮草物资的辎重营。 越是临近灭亡的时候,人才越是疯狂。魏国人,现在还没有彻底绝望。 “将军,你放心好了,我不会有妇人之仁的。”荆苏郑重的点了点头。 经历了这么多战事,荆苏的内心,早已变得和铁剑一样,对敌人冰冷无情。 而敌人,并不仅仅是能拿起刀剑的敌人。 ······ 酉时将近,王贲的营帐,点缀上了数展铜灯。 青铜塑造的铜灯,有半个人高,显出娇俏小女人的模样,而怀里抱着的,正是那方小小灯笼模样的铜盏,显得非常精致。 进了王贲的营帐,蒙恬抬眼望去,只见王贲正襟危坐,眼睛紧紧的闭着,面无表情,似乎正在冥想。 后世的人以为,冥想源自于佛教,起源于印度的瑜伽。其实中国古人对于冥想,已经有了独特的认识。 小的时候,蒙恬曾经祖父蒙骜教导过。领兵打仗的时候,主将抽小半个时辰,静坐沉思,清空神识,经常会有想不到的收获。 想不到,冥想静思的法子,王氏父子也在用。 蒙恬轻放脚步,坐到了主位的左首边。秦国以右为尊,右首的位置,乃是副将辛胜的座位。只不过,辛胜忙于军务,今晚没有在场。 为将这么多年,王贲的感觉分外灵敏。蒙恬刚进营帐的时候,王贲就已经察觉到了。 王贲故意继续打坐冥想,比平常多花了一个更漏的时间,才缓缓睁开了眼睛。 “四万魏国的老弱病残,现在安置得如何?”王贲冷笑着开口,“你听了郑国的仁义之道,现在自食其果了吧?” “我率军增援大梁的时候,营造了还算宽阔的军营,刚好能够容纳这多出来的四万人。” 感受到王贲口气里的不善,蒙恬没有表现得诚惶诚恐。那时特的营造多余的大营,考虑的是大梁城破之后,如何安置水攻之下的大梁黔首的问题。 没想到,现在刚好碰上了用场。 “说到自食其果,少上造这样说,可就有些推脱责任的嫌疑了。”王贲甩的这口锅,蒙恬可不会背。 “如果不是你支持郑国,喊话让大梁人离开,哪里会有四万老弱病残的累赘?” 王贲心里十分恼火,这四万人,众目睽睽之下,打不得,骂不得,更不能干脆坑杀了之。 国尉缭制定得灭国计划,不赞同大规模制造杀戮,尤其禁止随便坑杀降卒。王贲可以预见,若是这些老弱处理不好,等待他的,只会是御史的弹劾。 乐羊伐中山,领军三年,弹劾他的上书装了一箩筐。王贲心里明白,军中的御史,正睁大了眼睛盯着他呢。 蒙恬心里暗叹了一口气,将在外,临时签订的协议,没有专业外交官在场,很容易遭了那些纵横家的道儿。 不得不说,蒙恬小瞧了那个张口段干木闭口段干木的段旻。没有想到,临到最后,魏人还玩了这么一个文字游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